Patran/Nastran微爆-穿盖弹射分析
问题的难点
1. 微爆索切割舱盖,这是一个流固耦合的问题。爆炸作用时间很短,不可能在整个穿盖弹射过程中,都考虑爆炸波对舱盖的影响。因此通过控制耦合面作用时间来结束流固耦合的影响。
2. 微爆索一般截面尺寸很小,如果按真实尺寸建立模型,则模型计算时间无法满足实际需求。
3. 舱盖材料本构的选取,一般来说很影响舱盖破裂后碎片的大小,因此对舱盖材料本构的选择,对结果有很大的影响。
2模型说明
1. 流固耦合分析作用时间为3ms,整个穿盖弹射分析时间为15ms。
2. 微爆索模型尺寸放大,通过设置炸药初始密度来等效为相同质量的炸药。
3. 舱盖材料johnson-holmqusit ceramic constitutive model(JHC)材料本构。
4. 座椅简化为等质量刚体。
a. 模型准备,模型包含舱盖、座椅、微爆索三个部分。其中座椅和舱盖由体元构成,微爆索由壳单元构成,座椅定义为刚体。

b. 材料定义。对不同部件定义不同材料。


c.边界条件定义。
约束定义

座椅初始速度定义

接触定义

d.欧拉定义。
炸药材料定义

欧拉属性定义

耦合定义

欧拉网格定义

欧拉初始形状定义

初始状态定义

初始域定义

e.工况定义。

f.分析设置。

对于结构分析没问题时

g.提交分析。

h.卡片修改。


i.结果。

穿盖过程






